
愿景 | 成为卓越绩效、永续经营的顶尖企业。 |
使命 | 全球最值得信赖的电子元件提供者。 |
企业文化 | 为达成经营理念及使命所揭橥之目标,公司进一步将「诚信、踏实、创新、服务」之原始立业精神,于2007 年,以「团结、和谐、高效率」为原则,转化为明确之企业文化,并开展之信条如下: |
1. 诚信正直,包容善解
公司以诚信正直的作为,对待员工及上下游厂商。并本此逻辑,以高度的职业道德标准,架构台湾晶技企业文化的第一要项。这也是「行为准则」里面最首先揭露的要务。
公司随市场成长而越发国际化,因而不同语言、文化、国籍等之客户群以及员工都将因此而日渐加入台湾晶技,同仁需相互尊重彼此的差异,以迈向国际化公司。
2. 以人为本,主动关心
企业以人为本,因此公司竭力维护员工的福利以及创造更和谐有趣,并同时兼具挑战性的工作环境,藉此以吸引并留任优秀人才。
对于同仁的关心,我们期许大家都能主动进行,凡事将心比心,以同理心的思维模式,面对环境以及工作的各项要求以及变动。
3. 正面思考,积极热诚
企业经营必有营运风险以及内外部竞争压力,当面临环境变动及工作要求时,期许员工都能以正面思考的逻辑,看待环境的变化以及不同的要求,当心态改变,作为必随之改变。
对于公司内外各项事物,应本持热诚,积极的予以参与,也唯有透过参与公司的各项活动,方可提升对公司的认同感及归属感,透过积极热诚的参与,内外的人际关系,必然也随之改变。
4. 鼓励创新,奖励绩效
企业的永续经营,有赖持续的创新作为,而创新作为,需要同仁多方学习以打破旧有思维,因此公司鼓励同仁积极进取,以求取最新知识,创造新的产品或服务模式。
对于绩效,同仁应在设定的目标下努力向前,而对于有具体贡献的项目或同事,也必定在公开场合,予以实质之回馈与勉励。勉力学习,实质贡献二者,是一体两面之事。
5. 尊重纪律,团队合作
人在团体之中,必须以大体为重,因此个人的行为以需有所规范而讲究纪律,纪律存在的目的不是管制,而是有所依循,提请同仁能在发挥自我创意以及自主性的同时,必须坚固团体必要的纪律行为。
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再练才的人,也需要他人的扶持才能有所成就,因此借重团体中每一份子的实力,才能发挥统合的力量,封闭性的工作型态,必然无法有效运用公司既有资源。
6. 客户至上,使命必达
公司存在的目的是服务客户,一旦成为公司的客户,对于客户的需求,就必须勉力以赴。事实上,客户可以开除公司的每一个人,只要彼等与别家厂商合作就可以办到。
既以客户为主,公司的所有作为也必须与客户的需求息息相关。因此,对于所交付的任务以及所承接的责任,同仁需有使命必达的决心与毅力。
7. 客观审思,尊重专业
公司需集众人之力方成大局,当同仁彼此在功能或观念上发生差异时,应本着客观审思的逻辑,思考他人与自身的差异成因,捐弃成见,回归问题本身以及解决之道,以避免任何资源的浪费。
同仁的专业素养,正代表个人与公司的价值所在,经由自我学习而得到的专业知识,期许同仁能作最大的发挥,并经由知识管理平台分享与其他同仁,以共同提升整体技术水平。
8. 着眼未来,落实今日
今日是过去的延伸,而未来肇基于现在的努力,同仁需着眼于擘划未来的策略,将眼光放大,并将今日所有的努力,投向所规划的方向,如是,才能获致「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的成果。
所有规划,都应落实于今日,计划与变化间有着绵密的连动关系,要使过去的努力与今天连在一起,进而使未来有所可能,实时的付出与现下的耕耘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9. 充分授权,实质负责
企业的成长来自专业分工后的整合能力,对于所授权之工作内容,同仁应有承担成败的勇气与决心,而非向上推诿或向下卸责。公司所授予的职务,既是权力也更是责任,用而不疑更是同仁对自己及属下期许的基本要求。
对职务之赋予与权力之行使,如刃之两面,只有担负得起责任并能完成的条件下,方有可能承担更大的职务。因此,对于所承接的「重担」需有实质负责的准备,更需有挑战未来的自信准备。
10. 柔性沟通,积极作为
公司致力于营造开放式的沟通环境,以便能建立开放管理模式。同仁彼此沟通,应本着诚信、坦率、善意的心胸,细细聆听他人之建议,并自我检讨改进。沟通的不二法门在于聆听,对于选择性的聆听当极力避免。
企业以人为本,其制度、其流程、其运作、其成果皆由服务其中之员工所完成,因此台湾晶技企业文化之精神指标,系针对同仁之观念调整而着眼,也代表经过三十三年之市场淬炼之后,公司需要更肯定与坚持的,从六个面向继续迈进,方能使同仁确知「不竞争,就淘汰;不努力,就出局」的现实压力,进而使立业精神得以活化,企业文化得以深植。
「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我们前方无所不有,前方也一无所有!」处在政治纷乱,经济震荡的年代,当然有最好的机会,但也无疑是应变不及的企业最坏的年代!而面对互联网讯息爆炸的时代,前方确实无所不有,然而当前景浑沌不明却又缺乏方向的企业,则将是一无所有的年代!对于未来,「好还要更好」,「面对竞争、迎接挑战」,对于公司的主管,更应有「掏心而燃灼,引领而牺牲」的领导精神,以「不胜则死」的坚毅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有竞争的能力,才能不被淘汰,保持不断的努力,方可在赛局中争胜!向前面对客户,将是我们共同的方向,向后检讨自己,则是自我批判不可缺少的省思。以下是针对企业精神之阐说:
一、创新优化、精进学习
企业之长期成长需有迎合市场需求之产品,而其利基则在于产品或服务具有创新之属性,足以与竞争对手产生差异进而吸引客户。然而纯然之创新实属有限,而新创之产品与服务需经市场严厉检验方能立足,因此透过不同之方法持续优化现有之流程与作法,进而达到渐进式的改善与翻新式的调整,是同仁于日常工作必需拥有的基本观念。
期望创新或优化,不可能闭门造车而达成,必须透过自我的持续精进与学习,向先人取经验,同前辈师法则,方能达到自我调整、补强弱点的功效。由于学习具有时间之不可压缩性,越能提早学习,也就越能尽速累积能量,进而创造出新的观念与作法。透过不断的学与思、习与作,反复的进行自我反馈,个人之成长遂为必然,企业从而也因此获得成长。
二、使命必达、同利合义
企业有其宗旨与使命,而企业既登记为营利事业,其重要任务之一便为获利,是以不获利的企业即为罪恶。为使企业获利,要求同仁达成所设定之目标与任务,便是必要的过程,而交付使命之达成与否,遂与企业之存活及永续经营息息相关。不成长是企业迈向衰亡的指标,不进步更是企业老化的征候,因此同仁皆必须念兹在兹的勇于达成所交付之使命。
企业由人组成,因结合而达成共同之目标,并分享共同之成果。为使目标得以达成,同仁必须抱持以义结合、互为因果的理念,成则同成,败则皆败,纯然以利相交,利尽则人散。为使企业保有长久之共同信念,因此企业需有结合众人在一起的义,方可于凝聚众力之下,取得所期望之利。利为众人努力而取得,因此也需为众人所分享,以利结合的企业必以利散,唯有以义、以理念结合的企业,又能分享所得利益的企业,方能可大可久。
三、团队合作、功者有利
为达成企业共同之目标,团队合作是为必然,而非单打独斗,产业之所以上下游整合,无非是以打群架的概念取得更优势的竞争地位。任何促进团队合作的做为,都会帮助企业持续成长与获利,反之任何不合作的态度与观念,都会危及企业之成长与获利,因此必须竭力泯除。以团体而非自我为念,当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基石,而团体之成形始于个人成见之捐弃,也唯有合作凝聚共同的力量,方能面对巨大的环境变动压力。
企业之利益既为共同之成果,便需为共同所分享!然而利润获得之过程,在贡献程度上必有多寡与程度之不同,有功者得其利,而无功者当然不能居其功。同理,有功者不能居功自傲,而无功者更不能诿过他人,团队之成果来自资源之协同,方向之齐一,是以共得之利应为团队所共享,而分享成果也需为团队成员之公同共识。
四、虚心自省、合作共赢
成长来自愿意学习之心,保持虚心便不会自满,而虚心必须建筑在对竞争对手,以及对前辈的尊敬之上。其中,尤其需对产业新知以及各项专业,保持敬畏之心,方能自我检讨,进而真实的进行自我批判,检讨改进自我的缺失及不足之处。孔子以三省吾身自勉,其用意即在检讨自我,进而强化学习动力,提升知识涵养,进而对周遭之人更有价值。虚心使人自知不足,而娇矜则流于自满,是以「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成与败,正在于是否懂得虚心。
懂得虚心,便知不足,当知所不足,便需更懂得团队合作,毕竟木桶原理就是要大家理解截长以补短,互信互谅以获取共同最大的利益。同时,尺有所短而寸有所长,认知他人之长项,他人之优点,体会自身之短处,自身之缺陷,也才能放弃英雄主义,更懂得与他人合作,进而透过互敬互扶,产生互补综效,以合作取得更多的竞争优势,终而达到共赢的成果。
五、客户至上、多劳多得
客户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因此对于客户需求之了解、掌握并予以满足,当是企业运作的根本原因。因此以客户为尊并奉行客户至上主义,是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必须牢记的信条。企业透过产品与服务与客户产生交集,因此客户至上的基石,必须透过客户代表与各项系统的链结与支持,以有效满足客户的需求,企业才有持续存在并能获利,而客户只要改到其他地方消费,便可以开除企业的每一个人。
从客户交易中获利的企业,理应合理分配所得获利,其计算基准当以提供产品与服务并满足客户需求的整个过程做为考虑,而分配则应以实质贡献度之多寡做为基准,毕竟企业包含主要与支持功能,透过上下连动之密切结合,以及跨部门协作并解决客户问题,方能完整呈现企业价值并为客户所接受。实质之多劳者,而非表象之虚劳者,在利润产生与分配的过程,必须首先纳入考虑。
六、善缘广结、兼容并蓄
企业之形象来自企业行为之展现,举凡企业识别标识、员工之行为举止皆是企业形象。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以维持顾客以及供货商关系,需要全体员工之共同投入与宝惜。企业形象来自内、外在之口碑,而口碑则源自同仁对整体形象的力行与实践,善缘需持续付出而得,透过不断由客户、厂商、同仁牵成之善缘,汇聚的善缘越多,成功的机会自然越大。
产业价值链由上下游共同组成,市场则存在于地球村之内,企业也必然由拥有不同特质之员工所组成,因此必须体会彼此的差异,谅解双方的立场,接受各自的观点,以求同存异、包容善解之心,方能朝向共同的目标迈进。企业的成功来自内部资源的有效结合,与外部资源的充分支持,唯有尊重差异,体现谅解,方能兼容并蓄,智者自见愚者自全,进而汇集所有的力量完成任务与目标。
本行为准则为台湾晶技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